發布時間:2019-06-06本文來源:石家莊救護轉運來源:石家莊救護轉運閱讀次數:34次
“騰康救護團隊祝大家端午節快樂”
五月五 賀佳節
此外端午節還稱“午日節、五月節、龍舟節、浴蘭節”等。端午節是流行于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。 端午節起源于中國,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(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)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.
端午到底吃什么呢?
“粽子香,香廚房。艾葉香,香滿堂。桃枝插在大門上,出門一望麥兒黃。這兒端陽,那兒端陽,處處都端陽。”
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,應屬西漢的“梟羹”。《史記》“武帝本紀”注引如淳言:“漢使東郡送梟,五月五日為梟羹以賜百官。以惡鳥,故食之”。大約因為梟不易捕捉,所以吃梟羹的習俗并沒有持續下來。
但端午的主角-粽子,在稍晚的東漢就已出現。一直要到晉朝,粽子才成為端午的應節食品。《風土記》:“五月五日,與夏至同,……先此二節一日,又以菰葉裹黏米,雜以粟,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。
端午有什么可玩的?
各種祭祀、紀念之儀式,無非是點香燭,燒紙錢,供以雞、米、肉、供果、粽子等。
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,多祈求農業豐收、風調雨順、去邪祟、攘災異、事事如意,也保佑劃船平安。用人們的話說,“圖個吉利”,表達人們內心良好的愿望。
龍船競渡前,先要請龍、祭神。
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,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后,安上龍頭、龍尾,再準備競渡。并且買一對紙制小公雞置龍船上,認為可保佑船平安(隱隱可與古代鳥舟相對應)。閩、臺則往媽祖廟祭拜。有的直接在河邊祭龍頭,殺雞滴血于龍頭之上,如四川、貴州等個別地區。
端午節防護?
端午節雖然大家開心吃粽子、劃龍舟。但是端午節正值炎炎夏日,防暑很重要!防暑很重要!防暑很重要!重要的事情說三遍。
夏季天氣炎熱,人體水分流失很快,因此需要及時補充水分。很多人喜歡在夏季喝雪碧、可樂等飲料,但是這些飲料含糖量很高,大量飲用會對消化系統產生影響。因此,我們在夏季應該選擇飲用白開水或者淡鹽水,不喜歡白水的話,可以選擇自己制作的綠豆湯,或者薄荷茶、荷葉茶、菊花茶等茶類。